關鍵詞 |
河頂山計量實驗室儀器,南平計量實驗室儀器,計量實驗室儀器計量所,浙江計量實驗室儀器 |
面向地區 |
全國 |
世通儀器與您分享儀器計量標準器具的管理
隨著各技術機構的不斷發展壯大和檢測能力的不斷提高,計量標準裝置也在更新換代并逐年增加。所以技術機構計量標準裝置的使用管理及受控狀態好壞,直接影響著檢測質量和國家的量值傳遞,因此,各技術機構在不斷完善檢測項目的同時,應不斷加強計量標準器具的日常管理工作,檢測質量和量值傳遞的準確可靠。
一個檢測項目的開展從立項建標開始到儀器計量標準器具投入使用,每個環節都要加以控制,如計量標準器具的選型、建檔、溯源等需要符合儀器計量考核標準要求。這就要從標準器具的購置到使用過程加以控制和日常管理。
2、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達到或者超過規定標準的,能夠使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過程中沒用明顯損耗本是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因此,儀器計量標準器具和配套的測量儀器應該屬于固定資產范疇,當然也應該作為固定資產管理進行管理。這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實行分級歸口管理。相關部門負責編制標準器具分布情況表,明確劃分各使用部門的管理范圍和權限,落實管理責任制,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相關部門負責標準器具的管理,使用部門負責標準器具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
(2) 標準器具由財務部門建總帳,相關部門建實物帳,各使用部門建卡管理。
(3) 建立標準器具帳、物、卡核對制度,財務部門、相關管理部門應會同使用部門,定期對標準器具進行清查盤點,及時掌握標準器具增減變動情況,做到帳、物、卡相符。
3、標準計量器具使用管理
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主要是儀器時刻處于符合用于檢定、儀器校準、檢測的規程、規范等技術文件的要求,并且時刻處于可控狀態。其包括了儀器設備從購置到報廢的全過程,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購置、驗收、建檔、儀器校驗、使用保養、儀器維修、報廢等方面,下面具體論述各階段的管理辦法。
(1) 儀器設備的采購。申請部門根據檢測的需要,對儀器設備的采購填寫申請計劃,在申請采購前,應研究相關的規程、規范等技術文件對儀器設備提出的要求進行可行性論證,并說明申請購置的理由、同類儀器設備的比較分析、供方單位等情況,相關部門對儀器設備申請進行技術性和必要性審核,在采購審批通過后,應該仔細對各生產廠商進行深入的調研,后選擇口碑、質量、售后服務都好的供應商。
(2) 儀器設備的驗收。儀器設備到貨后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開箱,按照裝箱單對貨物及附件進行清點,并對儀器設備進行質量貨物驗證,需要委托外單位檢定或校準的測量設備,由使用部門選擇合格供方單位進行檢定或校準,或自行進行檢定或校準,或由使用部門按其出廠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對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和使用要求進行驗證。將清點及驗證等情況記錄在驗收報告中,并且所有的參與驗收人員都應該簽字確認。
(3) 儀器設備的建檔。在設備驗收結束后,將儀器設備的出廠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等出廠技術文件,儀器的驗收報告、啟用單以及檢定或校準證書原件等資料整理成冊,并在歷史記錄卡中記錄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制造商名稱、出廠編號、準確度等級、制造日期、測量范圍、啟用日期、使用部門、保管人及自編號等內容,本中心實行一設備一檔一性編號的方式,每個設備單建立設備檔案,方便使用管理。
(4) 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的標識。
用于檢定、校準、檢測的每臺測量設備應有設備的性標識,對所有需要檢定或校準的設備,包括標準物質,應貼有“合格”(綠色)、“準用”(黃色)、“停用”( 紅色 ) 狀態標識,并表明器具名稱、編號、檢定 / 儀器校準日期、檢定元、檢定/ 校準單位名稱、有效期或停用日期。若設備在某一段時間內不受直接控制,在設備返回后再次使用前,應進行適當的核查,以確保其功能及檢定或校準狀態符合要求。
(5)? 儀器設備使用和保養維護。
設備購置以后應制定詳細的維護保養計劃,設備保管人應掌握設備的維護保養知識和技能,根據計劃要求進行維護保養并做好記錄,其在受控狀態下和檢定有效期內能正常使用。
數據的準確與否并不完全取決于儀器本身的性能,還在于工作人員的操作是否得當。因此所有的儀器使用人員都應該接受培訓,并且取得資格證,由經過授權的人員操作。使用前應該檢查設備上粘貼的設備當前狀態標示,確定可以使用后再進行操作在操作儀器時候應該嚴格按照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檢測操作程序和設備操作規范。使用標準物質時,應對每一次標準物質購置、發放和使用情況進行記錄。
(6)? 儀器設備的維修、封存和報廢。儀器設備經過修理或調整后,應經檢定或校準合格后方可啟用。對長期不用的儀器設備應填寫封存單經審核批準后辦理封存手續,對封存后需要重新使用測量設備,需經過質量驗證合格后重新出具啟用單,經認可后方能投入使用。已封存或報廢的設備應搬出固定的工作場所并轉入設備倉庫,移動困難的設備需經批準后放在固定位置專人保管,并在設備標上“停用”的狀態標識。
4、結語
儀器計量標準器具作為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設備,其管理繁瑣,應做到細致、認真,為了使其能夠服務與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除了加快研發功能更強大的儀器設備之外,提高儀器的操作人員素質和科學管理儀器設備也是十分重要的。還希望與大家能夠在器具管理方面進行有益的探討,并且不斷總結有效管理計量標準器具的新方法。
千分表/百分表的基本校準以及基本維護
千分表/百分表結構簡單,電子部件技術成熟,可靠性高,發生故障的情況極少。儀器校準及儀器維護也很簡單,按照以下方法進行保養維護,即能保持長期使用。
(1)測量桿應注意保持清潔,避免卡滯。可用綢布沾無水乙醇和乙醚混合液擦拭測桿。
(2)本表當測桿靜止不動約5min后,顯示的數字會自動消隱,欲恢復顯示,只需要按動“m/in”鍵或推動測量桿即可。
(3)電池不足,顯示閃動時,應及時更換電池以免造成測量不準。若更換電池后,顯示數字不正常時,可取下電池30s,后再將電池重新裝上。
(4)液晶顯示器應避免在陽光直射下工作,使電子器件加速老化。
(5)注意防潮,避免金屬體生銹和電器部件損壞。也應注意避免油、水等浸入表殼內。
(6)面板表面如有污漬時,用毛巾沾清水或肥皂水擦抹,忌用有機溶劑清洗,以免造成表面損傷。
(7)注意防止電路斷路,不能使用電筆在金屬表面刻字,以免造成電路損壞。
建議:在今后的檢定中不要把報廢的千分表/百分表扔掉,也許在以后的修理中某個零件可以派上用場。這樣既利用了廢品,又節約了資金。
以上方法由東莞市世通儀器檢測服務有限公司提供!
儀器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過程
東莞市世通儀器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為華南區眾多企業提供了儀器測量、儀器計量、儀器校正、儀器校準的服務,我們總結了一些工作經驗,比如儀器測量不確定度正確的評定過程及流程,下面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這些技術性資料能幫助儀器校準企業規范行業的一些流程,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財力的浪費。
1、測量不確定度的分類
測量不確定度分為標準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標準不確定度又分為A類和B類標準不確定度。
標準不確定度定義為“以標準偏差表示的測量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可以由多個分量組成。其中可用測量結果的統計分布估算,并用實驗標準偏差表征的評定方法,稱為標準不確定度A類評定。B類評定是指可基于經驗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可用標準偏差表征的評定。
2、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過程
測量不確定度的一般評定過程為:
(1)測量過程簡述;
應包括:測量依據、環境條件、測量標準、被測對象、測量方法、評定結果的使用。
(2)數學模型的建立;
(3)各輸入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
(4)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及擴展不確定度評定;
(5)測量不確定度的報告與表示。
《CNASCL-07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CNAS-GL05:2011測量不確定度要求的實施指南》新的要求。
解析儀器儀表行業2010產銷5000億元的喜與憂
時隔一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又誕生了一項新紀錄:截至今年11月,行業產銷值達到5000億元。
近幾年,儀器儀表業的產銷紀錄一項接著一項:2004年產銷1000億元,2006年產銷2000億元,2009年產銷4000億元,今年突破5000億元,6年來的平均增長幅度達到30%。
在對行業平穩快速發展保持興奮的同時,業內人士也對6年間出現的問題表達了憂慮。
行業整體運行態勢穩健
近幾年,世界經濟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以及此后艱難的經濟復蘇期,對各行業發展均產生明顯影響。不過,從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相關統計數據看,行業整體運行態勢一直較為平穩,受全球經濟以及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并不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以來,儀器儀表行業一直保持著與下游客戶的溝通,因此對市場需求的轉變較為敏感。6年來,行業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積極開發新技術和產品,從而有效規避了外部環境變動的影響,了行業的平穩發展。
儀器儀表行業奚家成表示,一個主要的表現是隨著節能降耗、減排以及低碳等國家政策的持續推進,傳統市場需求有所減少,而風電、核電、智能電網、軌道交通等產業對儀器儀表產品產生新的大量需求。這成為行業發展的動力。
2010年,行業就因上述新需求的推動表現出全年產銷大幅增長、利潤大幅提高的良好局面。
奚家成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行業運行數據偏高為全年打下了較好的基礎,而后半年的增長還要大于上半年。雖然因為基數原因,下半年行業利潤同比增幅會出現回落,但全行業的利潤增長仍能保持良好狀態,月均利潤值也將繼續上升,全年的利潤增幅仍將產銷增幅。他預計行業利潤增幅將15%。
在產品出口方面,部分儀器儀表產品的國外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據統計,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出口的交貨值同比增長39.2%,出口值超過了總產值的四分之一。全行業的快速增長受出口拉動較為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儀器儀表行業之所以能夠平穩快速發展,是因為兩大要素已經形成合力——三資企業走出低谷以及行業持續技術進步。
三資企業是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大戶。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其利潤同比增幅為-2.68%,是以來的次利潤負增長。但2009年即扭虧為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到2010年上半年,其利潤增幅就已同比超過,利潤持續回升的態勢已經形成并穩定下來。
技術進步、規模效益、強化管理等措施的持續實施,進一步奠定了行業平穩運行的基礎。金融危機后,儀器儀表行業進一步加大了技術進步力度。2008年、2009年的新產品產值同比增幅分別為11.5%和7.5%,2010年上半年該增幅已上升至43.46%,新產品占比已達到16.04%。與此同時,2010年上半年企業產品庫存增幅僅為7.31%,流動資金余額、應收賬款、負債、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數據都低于產銷升幅。
關鍵產品技術水平仍待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全行業利潤增幅去年,但由于外資企業約占全行業企業總數的近一半,且外資企業利潤增幅遠行業平均值,因此,仍需高度關注中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國產儀器儀表產品的技術含量有了很大提高。火電機組自動化控制系統DCS等高技術含量儀器儀表的應用,就被業界看成是2010年儀器儀表行業的一大看點。
奚家成表示,近幾年我國大型工程項目主機設備的國產化取得了較為的進步,改變了過去一直依賴進口大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局面,將有力地打破外國公司的壟斷。
雖然國產產品的性能在不斷提高,但在與國外產品的競爭中仍全面處于下風。國內一家大型自動化控制系統制造商的負責人告訴筆者,由于技術水平差距和準入困難等原因,我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現場儀表市場已形成中低檔產品以本國企業為主,高中檔產品以外資企業為主;大中型工程項目依靠國外,中小型工程項目選用國內產品的市場格局。這既有國內外產品技術性能仍有一些差距的原因,又有國外產品大幅降價以阻擊國內產品銷售的原因。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自控系統和關鍵測試儀器正在成為我國裝備現代化的瓶頸。因此,發展重大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精密測試儀器,滿足建設工程及其他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需要,意義十分重大。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隨著國內產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外資企業正不斷調整策略加以應對。
外資企業的一大調整是,從大規模的投資建廠,轉向原有設施的改造、補充。外資企業的另一種調整是,投資方式有所轉變。隨著國內生產成本的提高,在中國的生產轉移性投資下降,部分外資從投資建廠轉為OEM方式委托生產。
業界人士表示,上述調整表明,外資企業正在提高產品檔次和技術深度,擴產增效,以保持效益。為此,他建議儀器儀表企業進一步加大力度自主研發,生產制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用戶溝通,實現首套產品的實際應用。
關鍵儀器儀表國產化至關重要
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測試儀器,是為重要的儀器儀表。上述儀器儀表的國產化程度以及國產化產品的性程度,對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而言至關重要。
關鍵儀器儀表的重要性表現在,沒有控制系統和關鍵測試儀器的國產化,就不能自主、完整地掌握和發展重大裝備的核心技術。
測量和自動化控制技術是現代工業的核心技術之一,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測試儀器是重大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關鍵產品監測和控制著整個工藝流程及產品質量,保障重大裝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和實施優化,是整個裝備的神經、運行中心和安全屏障。沒有相應的測控設備,大型化、高參數化、工況復雜化的現代工業重大裝備將無法運行。
關鍵儀器儀表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發展循環經濟,需要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測試儀器。
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測試儀器是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合理利用資源還是保護環境,首要問題是測量。離開了測量,生產成本的控制和質量,節約能源和環境治理都沒有依據。如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零部件性能的檢測、產成品質量的確認,都需要各類儀器儀表。
因此,我國改變關鍵儀器儀表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的局面。
主營行業:校驗儀器/校準儀器 |
公司主營:儀器計量,儀器校準,儀器檢測,服務-->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
注冊資金:人民幣1000萬 |
公司成立時間:2005-10-24 |
員工人數:301 - 500 人 |
研發部門人數:5 - 10 人 |
經營模式:服務型 |
經營期限:2005-10-24 至 2050-01-01 |
最近年檢時間:2020年 |
登記機關:廣東省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主要客戶群:全國生產企業,電子,五金,設備 |
年營業額:人民幣 500 萬元/年 - 700 萬元/年 |
年出口額:人民幣 10 萬元/年以下 |
年進口額:人民幣 10 萬元/年以下 |
經營范圍:儀器檢測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 |
廠房面積:1200平方米 |
是否提供OEM:否 |
公司郵編:523000 |
全國計量實驗室儀器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