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即在信號通過的纖芯中摻入了鉺離子Er3 + 的光信號放大器。)是1985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纖通信中偉大的發明之一。摻鉺光纖是在石英光纖中摻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鉺(Er)離子的光纖,它是摻鉺光纖放大器的核心。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斷取得重大的突破。WDM技術、大地增加了光纖通信的容量。成為當前光纖通信中應用廣的光放大器件。
當光路正常時,由泵浦光激勵的鉺離子被信號光帶走,從而完成信號光的放大。如果截斷輸入光,由于亞穩態的鉺離子仍不斷聚集,一旦恢復信號光輸入,將產生能量跳變,導致光浪涌。
解決光浪涌的方法是在EDFA中實現自動光功率減弱(APR)或自動光功率關斷(APSD)功能,即EDFA在無輸入光時自動降低功率或自動關斷功率,從而抑制浪涌現象的發生。

可作光距離放大器。傳統的電子光纖中繼器有許多局限性。如,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相互轉換時,中繼器要作相應的改變;設備由低速率改變成高速率時,中繼器要隨之更換;只有傳輸同一波長的光信號,且結構復雜、價格昂貴,等等。摻鉺光纖放大器則克服了這些缺點,不僅不必隨信號方式的改變而改變,而且設備擴容或用于光波分復用時,也無需更換。